縱橫職場

透過產學合作,提早訓練未來人才?

2009/06/24

透過產學合作,提早訓練未來人才?
高應大
產學合作主任/許光城



  「建教合作」是一般人較熟悉的名詞,於民國63年9月13日政府所訂頒,為求各級學校之教育能與國家建設配合發展。因此,大專院校之委託專案研究計畫、技術性服務;大專與高職之實習、三明治教學、輪調式教學應運而生。

隨著時代的進步、知識經濟的來臨,「建教合作」已不敷產業發展之所需。在以前只要有資金投入,有土地、廠房、機器、設備、勞工,產業便能生存獲利;而現在如不重視創新研發,則產業很難生根發展。因此,特別是針對培育高級人力之大學校院而言,便有了「產學合作」之契機。

產學合作,學生就業試金石

以研究生而言,求學期間有機會擔任指導教授的產學合作案或專題研究案的研究助理,是一件極有意義且很幸運的事情。因為國科會或其他專題研究案,通常是為了進行基礎學術研究或應用研究。

而教育部產業園區產學合作案、國科會先導型/開發型/應用型產學合作案、經濟部學界科專或其他產業研究案,均是為了創意設計/技術開發/製程改善/創新研究,必須有完整背景知識或專利技術暨市場資訊之搜集、調查、分析、比較,再依據擬達成目標訂定執行方法與步驟,再進行實驗探討/理論分析/設計開發測試。

透過以上的程序,不僅是所學知識與技術之整合應用,也是邏輯思考、問題確定與解決、簡報製作、人際關係之試金石。

對大學部學生而言,由於所學仍相當有限,若能搭配進行實務專題研究、赴企業實習、多聆聽產業分析/業師演講,亦能彌補各學系學科分科過細、缺乏知識整合之弱點,對於訓練未來人才大有助益。

而對於獲選參與各高職、專科、科大所開辦之「產學攜手專班」、「產業研發碩士專班」的青年學生而言,除了能在產業一展所學,並能繼續進修、充實智能、獲取學位,真是一舉數得。當然在這過程中仍需有愛心企業、有責任心學校、有良心老師的充分配合。

透過產學合作,掌握社會脈動

學校應是創意的天堂,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與演練的場所。特別是針對現代大學老師職責而言:教學、研究、輔導與服務,缺一不可;且大學老師多獲有博士學位,代表他們在其專業領域有傑出知識應用與產出。

因此,建議青年學子在求學階段,不應只以通過畢業門檻為滿足,應儘一切可能參與各式各樣產學合作,不論是專題研究、委託試驗、企業參訪與實習、實務研究、業師指導、最後一哩就業學程等,如此之所學,才足以應付未來之所需。

常有人批評「學校教育是老師以過去所學,教現在的學生,去面對未來的世界」,因此,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力常與業界的期望有一大段落差;然而透過產學合作,學校老師能更加明暸產業脈動與需求,在引導學生時可將最新觀念帶入,提早訓練未來人才。

◎資料來源:http://www.yes123.com.tw/admin/hr/hr_new_detail.asp?hr_news_id=20090324102028_4768792